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曹风  > 正文

菏泽的春天

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3-08 10:25

孔金泉

菏泽的春天总要刮上几场风,南风暖,北风寒,好像两个人在掰手腕,一时乍暖,一时还寒,人们纠结于棉衣是压在箱底,还是挂在衣架上备用。谚语“穿衣戴帽,春捂秋冻”应该就是菏泽人发明的,这是生活的经验。

河水满溢起来了,百里之外的积雪厚冰开始融化,它们向下传播着春天的讯息,尽管大地还像一幅水墨画,没有涂抹上彩粉。河里的野鸭游着游着就冒出了几个绒毛球,“春暖鸭先知”,但它们似乎还是急迫了点,早早地就把新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。

风起的时候,人们把纸鸢放飞到天上,御空之际,草色遥看。它们只是试探性地露了一下头,就仿佛嗅到了自由的圈养的狗,不愿意再拴在链子上。而且呼朋唤友起来,一时,有人讲了一个不是那么好笑的笑话,也笑得浑身打战,喘不过气来。

柳枝换了春装,蛾黄粉绿,腰肢有了绕指柔,依风起,又缓缓放下。牧童不再吹起柳笛,但吹皱的河水依然泛起了涟漪,似有情思,又无情思。潺潺,涓涓,听懂了,都是天籁之音。

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阳光点燃了炉火,烤热了你的脸庞,莫名地,你有一种冲动,想给遇到的每一个人一个大大的熊抱。春天和暖,剔除了所有的悲伤,篮子变得轻盈了,就能让人轻装上阵。出发,迈出一步,就胜于所有的裹足不前。梦醒了,是给春天的另一个注脚。

春天终于掏出了自己的画笔,无须冥思苦想,她知道自己想画什么。她为每一种花赋予了一种颜色,“桃花红,梨花白,菜花黄”。刚开始的时候,她还能敛声屏气,工笔描画。但不大的工夫就恣意任性起来,泼墨挥毫,最后干脆打翻了调色板,赤橙黄绿青蓝紫,一拥而上。但奇怪的是,我们总是在春天这幅画中找不到败笔。即便是裁下一缕,也有宋词小令的质地,句句珠玑。

菏泽的春天不像江南那么花枝招展,是个新婚的嫁娘。覆压的村庄在用上清洁能源后也少了炊烟袅袅。唯在无垠的田地里,受孕了似的,麦苗像饱蘸的浓墨,簇拥在一起。但路转胡同,总有一枝春色越过墙头,就那么幽幽地看着你,不是情色,胜似情色。近些年以来,菏泽通衢,交织的路网串起了花带,菏泽的春天也变得浓妆淡抹起来。人在车中,就仿佛穿行在画中,一不小心就恍了神,成了那只蹁跹的蝴蝶。

我们知道,菏泽的春天还有一场重头戏,那就是牡丹的盛开。她用到了每一种颜色,像是一个魔术师,臻于梦幻。大红、蛾黄、正晕、倒晕、浅红、浅紫、深紫、黄白檀诸色,数不胜数,让命名者为难。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牡丹就像是春天的圆舞曲,她把大自然的生命元气发挥到了淋漓尽致,这是对冬天删繁就简的补偿,于是她极尽装扮之能事。但是百花园中看去,却又恰到好处,活色生香,增之一分则浓,减之一分则淡。牡丹倾城,且行且走间,那勃勃生机之间就会溅取一滴在你我的心上,洇开来,好像东风一缕。“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。”宜乎众矣,恰恰是我们最为自然的生命表达,和着它的旋律,你的舞步也会情不自禁舞动起来,这就是菏泽的春天啊!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